征战高端涂料市场新捷径、新活法:本土企业海外引进洋品牌

几十年来,我国涂料行业长期形成的低价和低利润的市场结构,留下的价格真空,却为消费者消费高品质涂料提供了空间。有资料显示,虽然中国的涂料市场显示出减缓迹象,但未来5年,涂料销售量仍将保持8%左右增速。

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中产阶级将达7亿人,而这也将直接催生巨大的高端消费市场和蛋糕。涂料和汽车一样,高端将是未来10年消费升级的重头戏。高端化方向遂成涂料前进的主旋律。

然而,中国涂料企业虽然已经在过去十多年中,从全球涂料业的追随者成长为引领者,但在高端市场、高价值、品牌信赖度等挖掘上,与外资洋品牌相比还相差甚远。因为,高端转型并非推出几款高配方的产品定高价,而需要成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比如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力,以及市场推广力。绝对不能再拿低价策略征战高端市场。

由此,对于本土涂料企业来说,实现品牌高端化转型和布局路径只有两条:一是依靠自创,慢工出细活;二是通过外部引进,拿来就用。多年来,消费者往往对品牌形成固化认识,这正是当前大量本土品牌从普通走向高端化的转型障碍,比如部分本土主流品牌极力寻求高端突破,但在过程中却面临的阻碍和困难很多,进展缓慢。

在此情形下,我国本土企业寻求征战高端市场的最佳方式,就只能通过海外引进来,也因此一大批外资品牌蜂拥进入中国市场。2015年9月,意大利高端艺术涂料品牌TASSANI塔萨尼进入中国;2015年,三棵树引入意大利艺术漆品牌San-Marco;2016年7月,巴德士引进意大利顶级艺术漆品牌Novacolor;2017年8月,东莞艾迪盛与德国威法(Westdeutsche Farben)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高端水性工业涂料;2018年6月,大宝国际正式引进荷兰Global Paint公司旗下全进口内墙涂料,以及意大利进口L'opera艺术涂料。

纵观中国涂料产业,如今在市场上真正选择自创高端品牌、定位高端市场的道路的本土企业屈指可数。部分涂料企业虽然也有主打高端的子品牌,但多数只是产品系列,缺乏独立的、成套的高端品牌运作体系。

相对而言,引进洋品牌比自创高端品牌,对于中国涂料企业来说更节省时间、避免持续的无效投入,当然成功的可能性也就相对更高。不过,对于中国本土涂料企业来说,外部引进洋品牌这条捷径也存在不小的风险,最需要警惕引狼入室、养虎为患。

为了征战高端市场,引入TASSANI、Novacolor、Westdeutsche、Global Paint等,未来可能还有更多其他外资高端涂料品牌。那么,中国涂料品牌的处境可能是,高端领域,要受到新引入品牌的威胁,中低端要和已经多年耕耘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厮杀。

因此,趁着现在市场局势还掌控在自己手中,高端市场还未成气候,笔者更希望本土涂料企业能够在适当时机摆脱洋品牌,打造属于自己的高端品牌;或者从洋品牌身上,找到经验、模式和理念,培养自己的“亲儿子”。毕竟,面对中国高端市场这一庞大的蛋糕,外资高端品牌也是虎视眈眈的,它们也并不会甘心成为中国品牌征战高端市场的跳板。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趁着“外来和尚还水土不服”,以及品牌知名度在消费者心里尚未成形、影响力也并未扩散、营销策略和渠道都未建成。本土涂料企业必须尽快学会外资洋品牌老师的产品创新、品质管控、高端形象树立等经验,并结合中国市场的真实情况,进行差异化创新,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高端化转型之路。

但与此同时,笔者也希望,本土涂料企业在做高端品牌之前首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高端?那些公认的国际高端品牌们,是怎样,凭什么成就了自己的高端?资金、市场、人力,甚至技术,这些我们都不缺乏,那我们到底还缺些什么?

在“做”之前,我们须先定心、虚心、耐心,去洞悟高端品牌的内涵。并且,从其他企业、行业和领域已在进行的“中国实践”里,汲取经验与智慧。之后,方能践行于正道。(涂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