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涂料国际化之问:企业为何要“离家出走”?为何国际化程度低?

近年来,国内涂料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中低端市场价格战更是从未停止过。在利润日渐微薄的严峻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走上了拼价格、拼规模的“不归路”,其后果直接导致产能过剩。

面对竞争环境的恶化,有的涂料企业选择了转型;有的则跨界,采取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有的则黯然退出了市场;但更多的涂料企业则纷纷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开辟了新的市场。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当前我们的涂料企业走出去的方式不外乎通过展会、建立自有品牌、在海外成立子公司、以工程商的身份,还有就是通过建立渠道、或贴牌代工这几种方式。

像这种通过建立自身品牌,成立子公司,从而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涂料企业,以前可谓屈指可数。但现在这种现状开始发生了转变,一批优秀企业正在尝试真正的国际化、全球化——以在海外建立研发工厂,进行独立运营和管理。

寻求海外市场拓展新商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涂料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始在国际舞台上跨国经营,寻求新商机。


展辰首个海外工厂落户越南

12月23日,展辰新材料(越南)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据悉,越南展辰是由展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投资的首个境外工厂,首期投资500万美元,首期规划年产值5000万美元,前期主要生产家具漆,后期也将生产建筑涂料和工业涂料。

展辰集团董事长陈冰表示:“越南工厂的投产,在展辰发展史上将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展辰实现国际化战略跨出的重要一步。”据介绍,目前展辰已经在柬埔寨、菲律宾、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重要市场均设有形象店。

涂界记者注意到,比展辰集团更早在海外建立工厂的是嘉宝莉集团,其在海外的首个涂料工厂于2017年1月正式投产。据了解,嘉宝莉缅甸公司(Globus Carpoly Chemical Industry Co.,Ltd.)位于缅甸最大的城市—仰光,主要从事内外墙建筑涂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嘉宝莉首个海外工厂落户缅甸

涂界记者注意到,嘉宝莉也并不是很早在海外投资建厂的国内涂料企业。其实早在2009年,沈阳金飞马制漆就已在俄罗斯投资建设了首个海外涂料工厂。此外,国内还有好几家涂料企业也早已在外海建立了涂料工厂。

为何涂料企业要“走出去”?李明月分析认为,一方面,国内涂料工业规模越来越大,产能释放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出路,另一方面国内涂料市场主要产品已经完成普及,市场饱和度的加大急需寻找新的市场。而国内制造业成本的优势在弱化,东南亚、西亚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因此我国涂料企业选择东南亚作为海外拓展的最佳地。

国际化尚处于萌芽阶段

中国正稳扎稳打向全球迈进,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的中国涂料品牌寻求在国际市场上的“基业长青”。

涂界观察员李明月表示,我国涂料企业开始寻求海外投资,还把工厂开设到中国以外国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还能提高公司市占率,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同时加入到国际市场竞争行列,有利于提升技术先进性,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不过,与PPG、宣伟、阿克苏诺贝尔等国际涂料巨头相比,我国涂料企业的国际化尚处于萌芽阶段。“在我国很多企业看来,‘国际化’被狭隘地界定为出口贸易、建立渠道网络,或者通过定牌生产实现海外市场扩张。”李明月表示。

其中,“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不仅要在海外建立独立研发工厂,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融合最优秀的资源和文化、具备国际化的运营与管理能力,等等。”李明月表示,“以此标准,我国涂料企业国际化程度还非常低。”

“中国销售收入几十亿的涂料企业,都还只是守着国内的‘一亩三分地’;但像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一些销售额才几个亿的涂料企业,都频繁在海外投资建厂,做起了国际生意。”李明月表示。

为何我国涂料国际化程度低?“这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因素,比如我国涂料市场需求庞大,还有很大的空间可挖掘,企业不会花更大的代价去开拓海外市场;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品牌和技术弱。”李明月分析认为。

“中国在国际上没有实现品牌突破,一提到中国的涂料品牌,给人感觉还是弱小的品牌;再一个就是技术相对落后,没有技术作支撑,就难以持续在海外生存。”李明月分析认为,“想要和发达国家品牌同台竞技,快速解决这两个大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国际收购。”

“我国涂料国际化,目前还尚处于萌芽阶段,要想步入国际化高级阶段,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李明月表示,“目前,涂料企业出现在海外市场,表明中国涂料企业已经开始考虑海外市场布局,而不仅仅在乎一国一地。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并购是打开国际市场钥匙

今年以来,全球涂料市场发生了多起巨头间的整合并购,比如PPG欲收购阿克苏诺贝尔,阿克苏诺贝尔欲与艾仕得进行对等合并,立邦谋划收购艾仕得;此外,宣伟完成收购了威士伯,成为全球最大涂料生产商。


涂料巨头PPG工业1997年以来的并购情况

“一家企业要做大做强,无非有两个模式,一是靠自身内源式成长,二是通过并购跨越式发展。”李明月表示,“从全球几大涂料巨头发展轨迹来看,做大做强,全球化布局,主要还是靠并购来完成。今年发生的几次计划并购就是如此。”

“对于我国涂料企业而言,在品牌和技术等方面还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并购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可以很快打入海外市场。”李明月认为,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多个战略目标,比如通过收购品牌、渠道和客户,进入目标国家市场;其次,通过并购获得相应专利和技术;第三,形成全球的产业布局,规避一些国家的反倾销税和贸易壁垒。


立邦并购

其实,从立邦收购美国邓恩-爱德华兹(Dunn-Edwards),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并购策略。对于一些涂料企业而言,对欧美市场的突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OEM(即贴牌生产),另一种则是通过自主品牌进驻。

但对欧美这样成熟的市场,自主品牌在欧美影响力微乎其微,“这并不完全是因为立邦品牌质量技术相差太远,更多是品牌认知方面的因素。通过收购来打开欧美中高端市场,于立邦而言是最有效的捷径。”李明月认为。

走出去面临的诸多问题

在中国涂料企业纷纷出去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情况还比较复杂,其中包括当地政治经济局势是否稳定、法律法规和管制措施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公司在海外业务的管理、售后服务是否到位等。

此外,还包括相关国家地区政治环境、经济景气度及购买力水平、对华贸易政策、贸易壁垒以及行业标准等因素发生变化,公司存在海外市场营销计划无法有效实施、相关投入无法取得预期回报的风险等。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涂料企业走出去,国际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这对中国涂料企业,甚至整个涂料产业的发展,必然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李明月表示,“随着中国涂料影响力的提升,我们中国的涂料企业定然也会出现一批像PPG、宣伟、阿克苏诺贝尔那样的国际涂料巨头。到那时,我们中国的涂料企业,或将‘执涂料产业发展之牛耳’,引领国际涂料市场。”(涂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