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日子还在涂料市场上延续,特别是对于大量的中小涂料企业来说,眼下真是苦上加苦。
这边,钛白粉、TDI、溶剂等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步步上涨,紧逼中小涂料企业的生死成本线。单单一项钛白粉价格就一飞冲天,从15970元/吨直奔19390元/吨,如果算上已经上涨的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可以说是涨势吓人;
那边,则是下游一线市场零售价格持续走低,众多知名涂料品牌的零售价已经锁定中小企业的成本线,涂料价格已经接近成本。大量中小涂料企业只能硬扛不涨价,或者少涨价。但是亏损降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胆战心惊的是,我国正处在环保风暴下,一批污染企业遭到处罚,一批企业限产或停产,一批污染企业直接被淘汰出局,全国大部分涂料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环保成本压力,把企业推向生死一线间。
如今,三头挤压下的大量中小涂料厂家,应该如何健康的活下去?这已经是火烧眉毛的大事件。毕竟,无论是上游的原材料价格,还是下游的涂料产品零售价,或是环境整治所带来的环保成本压力,短期内都不可能出现大的扭转。一涨一跌之下,企业利润被蚕食、市场生存空间被挤压。
然而,对于涂料大企业来说,就是要借助上游原材料上涨的机会,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单就原材料价格来说,大企业依托规模化的采购能力,拥有完全主导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可以在相同产品、相同品质的情况下,保持成本优势下的盈利。而中小企业只能亏损出局。
笔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很多上市涂料公司在2017年半年报中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利润下滑,其中有的涂料企业净利润下滑高达2倍、4倍,甚至包括紫荆花涂料、中华制漆、万辉化工、科顺防水等在内的大中型企业都不能幸免。
由此,中小涂料企业的保命之路,显然就是要避开低价格竞争的泥潭,尽可能在市场渠道和用户群体上形成与大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即便是很小的差异化,也应该敢于突破;活命之路则是要建立差异化产品、品牌和服务的多平台发力体系,不要只是盯着价格,可以关注产品、渠道和服务的差异。
世界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同样,对于很多中小涂料企业的老板来说,则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看似无路可走却往往可能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前看似最难的是造好产品,看似最忽视的是服务建立,看似最简单的是渠道引爆,看似最奢侈的是品牌力崛起,看似最不可能的是管理提效。但是,如果我们换变思路、转换跑道后可以发现:渠道是公共的,产品和服务才是自己的;品牌是慢工出细活,管理才是真法宝。
接下来,所有中小涂料企业,必须要持续建设品牌,要打响自己的品牌,特别是借助消费升级时机,推动品牌及产品转型;同时继续坚持技术投入,不是大创新可以是微创新、小创新,基于消费者洞察的功能差异化,真正要推出与同行不同的差异化新品;最后,则是高效精细化的内部管理,通过提效降本尽可能提升抗击寒冬的耐力。(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