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86号”称,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已经结束,我办共收到有关单位和专家推荐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209项,技术发明奖项目261项(通用项目211项,专用项目50项),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603项(通用项目487项,专用项目116项)。
涂界记者注意到,“海洋重防腐功能涂层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拟推荐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镁合金的腐蚀防护及提高使役性能的关键技术”项目拟推荐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钢结构复层包覆防腐蚀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拟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资料显示,“海洋重防腐功能涂层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由厦门大学、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工信部、国际合作和福建省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综合运用聚苯胺/层状硅酸盐插层、B-N超分子配位、POSS有机/无机杂化、防腐阻燃防火等创新技术,解决聚苯胺防腐助剂分散性、高性能基体树脂制备和防腐、防火功能涂层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难题,发明了聚苯胺/蒙脱土/环氧重防腐底漆、有机/无机杂化改性聚氨酯面漆、防腐/阻燃防火系列涂料,赋予涂层耐腐蚀、耐磨、阻燃、防火等性能并实现产业化,为提升我国重大海洋工程、船舶防腐防火技术水平,解决涂层功能单一等难题提供了核心技术,产品应用于泉州湾跨海大桥、船舶、海洋工程和巴基斯坦核电站等工程,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据了解,该项目核心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查新报告显示:国内外未见除委托单位外与该项目核心技术内容相关的文献报道;产品防腐蚀等综合性能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优势明显;“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组织了该项目成果鉴定,以骞锡高院士为主任委员的专家组认为,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B-N超分子配位协同聚苯胺纳米插层改性技术、POSS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可控制备及其改性基体树脂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部分成果曾获得2014、2015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
资料显示,“镁合金的腐蚀防护及提高使役性能的关键技术”项目,针对腐蚀性能差、服役性能不稳定等制约镁合金工程化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经过10余年的研究和积累,(1)发明了镁合金系列防护技术:获得国际未见报道的具有良好钝化效果的无铬转化膜、高性能化学镀和纳米化学复合镀、原位封孔微弧氧化膜,并在汽车和航天部件中应用;发明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可降解涂层。(2)发现了镁合金的腐蚀新机制:观察到镁合金腐蚀过程中氢的形成和阴阳极位置转换过程;发现纳米析出相对腐蚀加速作用有限。(3)发现了镁合金服役行为规律:观察到镁合金应力腐蚀与氢的关系;给出孪晶诱使疲劳裂纹萌生的直接证据;量化出力学/腐蚀相互作用;发现镁合金宏观断角与取向的变化规律。(4)发明新型轻质、高强、耐高温和耐蚀的准晶强化镁合金。授权发明专利包括美国专利,相关技术已经转化到我国企业,例如在汽车行业装车数百万辆、解决了我国航天领域的关键问题并应用到10余个重要型号数千件中,社会效益巨大,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镁合金应用做出重大贡献。
资料显示,“钢结构复层包覆防腐蚀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在总结前期海洋和工业环境中钢结构腐蚀规律和机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海港码头、海上风电、采油平台等处于海洋浪花飞溅区中的钢结构和以桥梁、储罐等处于大气环境中的异型钢结构为研究对象,在科技部和我省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土木工程建筑防护材料关键技术重点攻关,成功研发了两种新型复层包覆防腐蚀技术——复层矿脂包覆防腐蚀技术和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蚀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海洋浪花飞溅区钢结构和大气区异型复杂钢结构的腐蚀防控难题,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主持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施工规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土木建筑材料腐蚀与防护学科发展,整体提高了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据了解,该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2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21项,主持制订国家标准4项,地方标准3项,发表论文242篇,出版专著10部。研究成果已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并在青岛港、湛江港、胜利油田海洋平台、杭州湾跨海大桥、江苏海上风电塔、大连国际会展中心、胶州湾跨海大桥、天津LNG码头等61项土木建设防腐工程中成功应用,据统计,新增销售额33.3亿元。(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