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企业转型新路径:由“2.0企业”升至“2.5企业”

世界经济的实践证明,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在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服务化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制造业高度发展呈现出“服务化”的新趋向。与制造业的服务化相应相近的名词也应运而生:服务型制造、生产服务业、制造即服务。

服务型制造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

服务型制造业的主要模式是业务流程外包。外包业务可以是生产、营销、设计、开发、信息、涂装等各个经营环节。服务外包是效率型经济的集中体现,服务型制造有利于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传统观念认为,制造就是生产加工。实际上,生产并不等于制造。制造包括生产和服务两部分,也就是说,制造=生产+服务。从微笑曲线来看,服务处于价值的高端,而生产加工环节却处于低端。生产所创造的价值约占整体价值的1/3,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约占2/3。从过程来分析,生产过程的时间为1/10,而服务过程的时间为9/10。

制造业服务化首先表现为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领域的一项革命性变化,就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许多传统制造企业以卖服务取代卖产品,把服务看作是创造差异化优势的工具,通过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其次,表现为优秀制造企业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由关注产品生产,转向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边界日益模糊。

制造业服务化还表现为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地进行“服务外包”或“服务剥离”。许多制造企业将内部在产前、产中或产后的服务功能独立出来,原来的服务活动转而由其他企业完成。这一转变促使提供生产服务的专门企业迅速发展。这些企业提供从技术产品研发、软硬件开发,到人员选聘与培训、管理咨询、金融支持、物流服务、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服务链,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服务型制造的典型特点体现在:

第一,在价值实现上,服务型制造强调由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向提供具有丰富服务内涵的产品和依托产品的服务转变,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第二,在作业方式上,由传统制造模式以产品为核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强调客户、作业者的认知和知识融合,通过有效挖掘服务制造链上的需求,实现个性化生产和服务。

第三,在组织模式上,服务型制造的覆盖范围虽然超越了传统的制造及服务的范畴,但是它并不去追求纵向的一体化,它更关注不同类型主体(顾客、服务企业、制造企业)相互通过价值感知,主动参与到服务型制造网络的协作活动中,在相互的动态协作中自发形成资源优化配置,涌现出具有动态稳定结构的服务型制造系统。

第四,在运作模式上,服务型制造强调主动性服务,主动将顾客引进产品制造、应用服务过程,主动发现顾客需求,展开针对性服务。企业间基于业务流程合作,主动实现为上下游客户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协同创造价值。

目前在国内,涂料制造服务业仍处于刚刚起步和较为新兴的发展阶段,已经陆续有一些涂料企业明确提出从传统制造领域向制造服务业转向。例如,立邦中国、多乐士等,目前正逐步向全方位服务商转型。我国涂料行业也有许多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尝试将涂料制造业服务化,这种介于二产和三产之间的企业被称为“2.5企业”,走出了由2.0升至2.5的转型新路径。

为促进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从2007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到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都提出要大力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再到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 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导企业进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我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也推出了自己的相关政策,例如,上海出台了《上海发展面向制造业的服务业工作方案》,等等。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我国应当将制造服务业作为新时期推进产业转型的重要着力点,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推进制造服务业的大发展,充分发挥出其助推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功能。

尽管目前我国已有一些涂料企业开始逐步探索向制造服务业转型,但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涂料制造业从制造环节向集成服务环节的延伸仍不足。我国涂料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虽有所增强,但在价值链延伸、提供集成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定制服务等方面仍不足,为行业提供集成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的涂料企业仍不多。另一方面,大型涂料企业集团向服务领域拓展和转型的力度不够。国内很多涂料企业集团进行短期攫利的很多,但对于那些真正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涂装服务等新兴高增长领域,开拓的力度则明显不足。

究其原因,一方面,这是由我国涂料制造业发展的总体阶段所决定的。制造服务业对综合体系有较高的要求,只有掌握差别化的服务体系,才能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集成服务。但总体上我国涂料制造业大而不强,资金实力和行业话语权仍不足,难以提供行业独占性的产品和服务。这就决定了企业难以为用户真正提供全面的涂装解决方案,而只能参与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转型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不足。应当说,企业都有积极谋求转型升级的愿望。但拓展新兴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短期内无法收回成本,而且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包括技术的市场风险、开发风险、经营风险等,这些风险是多数企业难以预测和承受的。由此,导致涂料企业在转型升级和发展制造服务业的过程中动力不足。

鉴于涂料制造服务业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应大力推进大型制造业集团和制造业领域服务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新时期推进涂料产业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涂料制造服务业仍是一个新兴领域,一些大型涂料制造业集团已逐步认识到向制造服务业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从发展策略层面,还需要将涂料制造服务业作为新时期涂料企业重点发展的方向,纳入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规划中。另一方面,由于涂料制造业服务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且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仅靠涂料企业自筹资金解决难度很大,因此,涂料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银行低息贷款、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为制造型涂料企业向服务化转型提供金融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