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宝莉周长怀:助学绝非只是捐钱

中国一些热心公益的人士开始意识到,要真正做好助学一事仅靠捐钱还不够。

在8日北京举行的一场助学发展研讨会上,广东省嘉宝莉助学基金会秘书长周长怀以该基金会走过的十年助学之路为例,强调从事助学事业应当注重“深度、广度和长度”。

嘉宝莉是一家涂料及涂料方案提供商。2004年,嘉宝莉与国家民委合作,捐资450万元(人民币,下同)资助3000名少数民族学生完成初中学业。截至目前,嘉宝莉助学基金会已累计捐资1833万元,在全国设立了231个助学点,资助了50个民族的6700多名学生。

除给予资金支持外,嘉宝莉还积极丰富助学服务内容,如通过大学生志愿者和受资助学生的交流,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受资助学生提供志愿填报建议、专业指南等,帮助其顺利实现目标。

周长怀告诉记者,助学不应当只是通过社会化机构简单地给钱给物,而应当尽量直接面对助学点和受资助的学生,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助学流程,“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最需要的孩子身上”。

在周长怀看来,助学不能简单地“一捐了事”,更重要的是拓展助学服务的长度和深度,让助学过程中助人者和接受帮助的学生们都能从中获益,不再有资助者和被资助者的区别,“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关系,都能相互学习和感染”。

目前,认同“资助不止于捐助”理念的人越来越多。百蹊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潘鲁媛表示,这种“去商业化、去公益化”的助学理念,能够让助学行动更加纯粹,也使参与者能够摆正心态,不以持做公益者的身份自傲,切实为学生们提供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理念正日益照进现实。据媒体报道,此前十几位企业家在为甘肃兰州新区舟曲中学提供捐助时明确表示,除提供物质帮助外,还将与受资助学生定期沟通交流,并邀其去企业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其融入社会的能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