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推新国家科技计划代替863、973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刊文报道中国的科技大改革,称中国将废除实施多年的“863计划”和“973计划”等国家科研计划。财新记者查阅中国政府目前所发公文,发现对上述计划,官方并未提及“废除”字样,但已谈及将其整合进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863计划”和“973计划”到2017年将被整合的制度安排,被《自然》杂志文章判定为此次改革价值的标志性事件。上述两个备受关注的科技计划分别诞生于1986年和1997年,是关系到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发展的核心项目,中央财政为其投注了大量资金。

中国政府网消息称,科技部、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下称《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即将发布实施。《方案》安排,到2017年,包括“863计划”和“973计划”在内的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经费渠道将不再保留,所有的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将按照优化整合后的体系运行。

旧有的科技计划体系中,包括科技部管理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以及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政府有关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都将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范畴。

优化整合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和关键科技问题,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为基础前沿最新成果对创新下游的渗透提供持续性的支撑。

新的科技计划体系,将被设计为新五类,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前该基金主在发放小额的普惠型竞争性研究拨款)、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

这项工程浩大的顶层制度设计,将在科技部和财政部的联合规划部署下进行。改革逐步完成后,政府部门将从资金的具体分配和项目的日常管理中解放出来,得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战略规划与布局监督之上。届时,包括受理项目申请、评审、立项、过程管理以及结题验收等在内项目管理工作,将在国家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宏观统筹下,托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专业科技机构完成。

据悉,2006年中央政府对科学技术投入的资金是774亿元人民币,而2013年已经提升至2360亿元人民币,占中央政府直接财政支出的11.6%——其中大约60%是竞争性基金,它们在新的改革措施下将会受到调整。而其余40%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支出,将继续覆盖科研机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转经费。

目前,近百个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为近40个部门交叉分管,这直接导致了国家科研经费使用中的浪费与低效。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将这种现象称为“资源配置碎片化”。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姚建民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国家竞争性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众多,缺乏统一管理的机制,造成科研项目统筹和信息流通不充分、项目重复立项与支持不足并存、资金短缺与资金浪费同在的局面。

要破除上述部门割据的管理困局,要求达成决策层面的跨部门统筹协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公开统一的资金分配平台。因此,《方案》确定了由科技部门牵头,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实现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决策机制。

据悉,此次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将分“三步走”:2014年,启动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在重点领域先行组织部分重点专项进行试点;2015-2016年,基本建成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基本完成各类科技计划的优化整合;2017年,全面按照优化整合后的五类科技计划运行,现有各类科技计划经费渠道将不再保留。

在3年过渡期内,对已经立项的研究项目将按照原有的办法管理,直至完成结项。在此改革期间设立的新项目,将遵照《方案》的新管理方式施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