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工霸主陶氏杜邦完成分家,新三大巨头诞生

6月3日,美国陶氏化学公司(DOW)和美国杜邦公司(DuPont)正式分家。杜邦公司宣布,农业部门从原陶氏杜邦公司成功分拆并分立为科迪华公司,并于6月3日独立上市。而杜邦公司也以独立公司身份全新亮相。至此,历时三年多的这场世纪交易案终于步入尾声。

涂界记者注意到,陶氏化学与杜邦于2015年12月11日正式对外宣布达成平等合并协议,合并后的公司将被命名为陶氏杜邦公司(DowDuPont),成为全球最大化学品公司。

2017年9月1月,陶氏与杜邦正式完成合并,并以陶氏杜邦(DowDuPont)的名义在纽交所上市。新公司的市值一度达到1300亿美元,超越巴斯夫跻身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

完成合并的同时,分拆计划的最终方案也逐一揭晓。分拆出来的三家公司中,材料科学公司被命名为陶氏(下称新陶氏),除了原有的功能塑料、功能材料和化学品等业务外,杜邦的功能性材料板块也将成为新公司的一部分。

此外,特种产品公司则将命名为杜邦,包括杜邦的营养健康、电子通讯、安全保护等部门,以及陶氏的电子材料业务。原属于杜邦和陶氏的农化业务则将整合为一家新公司,命名为科迪华。

据了解,此次拆分特点主要是,一方面把两家公司分别最擅长的部分相对保留,同时将两家公司持续亏损但是有极强具互补性的的农业部门合起来,造就了一家世界数一数二的农业化工企业,与孟山都和先正达一决高下。此举一方面解决了两公司的农业业务亏损,同时也有利于两家公司业务整合,进行资源置换。

涂界记者注意到,陶氏公司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完成从陶氏杜邦的拆分。而在三家分拆上市的公司中,产品涵盖塑料、聚氨酯和有机硅等业务的新陶氏是体量最大的,但它的营业收入会小于合并拆分前。截止2018年底,在全球31个国家运营113个制造基地,全球员工约37,000名。陶氏公司2018年实现约500亿美元估算销售额。


陶氏公司于1979年进入中国市场,在19个主要地点(其中包括9个制造基地)运营,员工约3,260名,为消费者护理、基础设施、包装等行业客户提供服务。陶氏公司在亚太区10个国家运营21个制造基地,2018年实现95亿美元估算销售额。

新杜邦的营收规模约为225亿美元,拥有2.4万名员工,仅次于新陶氏。科迪华则是三家公司中体量最小的,营收规模约为143亿美元,拥有2万名员工,它将成为位居拜耳和先正达之后的全球农化龙头。(涂界)

Baidu
map